從關於佛法修行的一般性問題,到在生活中如何減輕受苦的具體疑問,仁波切都可以協助指引。沒有哪個問題是太簡單,或太複雜。我們會盡可能的分享答案,讓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相信這個部分將是一個豐富的資源。我們鼓勵您閱讀它,然後應該會有您自己的問題,歡迎在這裡提出來。
[ninja_forms_modal_form id=2 image_link=”https://dharmakaya.org/dkw/wp-content/uploads/2014/03/AskAQuestionButton.jpg”]佛法開示
我們是否能夠直接就字面上的意思去了解佛法?
佛陀教授了意的教法和明確的教法。你需要以字面上的意思直接去了解明確的教法 – 這些是非常直接明白的,就像八正道的每一個條目一樣。
我生活在對於自己的念頭毫無掌控力的恐懼之中,害怕它們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負面結果。是否這些擔憂害怕是沒有根據的?
念頭可以分成兩類:有意識的和沒有意識 的。有意識地去思考負面的念頭會創造出不好的業 – 雖然這些業比較是跟自己有關。如果你是無意識地去想到不好的事情,而這些事也都成真了,這也可能是你有一個和宇宙脈動契合的心靈 ,所以你能感受到那些無論如何都會發生的事情。但這並非是因為你的念頭而發生的。
當我們說「如實接受事物本來的面目」,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應該設法改善我們的生活?
當然我們應該要試著改善我們的生活 – 我們一定得去嘗試。然而,改善需要時間和相當的耐心。此外,有許多的情況會讓事情難以改善,而且有還很多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所以當我們盡一切努力的去改善的同時,也要了解我們必須盡其所能的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瞭解有時候做了好事會得到好的名聲或是好的業;然而是事情本身比較重要,還是做這件事情背後的動機比較重要?
通常來說,你的動機比你真正的行為要重要得多了。如果你是因為良善的動機而行動,即使結果不如預期,它仍然不能算是真的不好。但任何因為負面動機而行之事終將都會是負面的結果。雖然對於聲望、名氣和讚譽的渴求並不算真正的壞事,只是這將會使良善行為的發展受到限制。
如果我在食品雜貨店工作,是否算是鼓勵人們從事錯誤的行為。
不造業的生活是不可能的,真正重要的問題是所造的是善業或是惡業。如果是惡業,惡的程度如何?我們可以怎麼樣去彌補修復?在食品雜貨店工作看起來是個好的選擇,肉類並非雜貨店的主要商品,且事實上,有許其他的商品是對人們有助益的。
當重新轉世為新的人生時,我們並不會記得前世的生活和經驗,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努力地確保獲得合意的來生?
從一個微觀的角度來看,我們每一瞬間都在重生。從孩童時期到老年,我們完全的改變了;事實上,每隔幾個月,我們整個身體的分子組成都改變了。我們的心亦是分分秒秒的在變化。不管是不是記得,我們的確都一直在經歷變化。因此對你的問題來說,答案在於「為將來會經歷的事情做好準備,即使到時候我們已經不記得現在所做的」。這和為了退休而存錢或是為了控制卡路里以預防心臟問題沒有什麼不同。
「法」這個字,似乎被用在許多地方:可做為教法、現象、事物的真相。您能說明其中差別嗎?
仁波切開示:說明「法」的意思,請點擊此處
「法」這個字有十種不同的意思,有些比其他的重要。其中最常用的三種含義:(1)佛陀的教法,(2)究竟實相,以及(3)一切現象,就像英語的「things」(東西)這個字。
當一個年輕人死於意外或自殺時,也同時改變了原本注定會與他有密切關係的其他人的命運。是否他們之間原本的業力因緣還會再發生於下一世?
命運總是在一個更大的格局下發展和改變,許多的變化都有可能,完全仰賴於各樣的原因和條件。一個人的死亡並非另一個人的業的成因,但是這個情況也許會影響其他人的生活和他們各自的業。這可能會使他們了解生命的無常,進而變得更具有慈悲心,但也可能使他們變得憤怒且刻薄。業的本身只能來自於刻意的行動或是情緒。所以一個意外並無法創造業,但如果這個意外是來自於負面情緒的結果,那麼這些負面情緒將會創造業。同樣的,自殺背後的行為和意圖也會創造出惡業。
為什麼工作可以是一種淨化形式,它是如何淨化過去的負面業力?
最容易的途徑往往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當負面的業果來到時,它帶來痛苦和折磨,直到負面的業被這些苦難耗盡。只有當你發自內心的喜樂自願去接受你所面對的困境 – 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或是情緒上的 – 靈性工作才能淨化負面的業。在同時,這樣的工作可以幫助你的靈性成長。由於心裡的意圖對於淨化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平常為了生活所從事的工作並不能達到淨化的效果;但它仍會耗盡過去的業,就像我們對工作的情緒反應也一直在創造新的業。
如果佛教的想法是將一切眾生從輪迴中解脫出來,這是否表示地球上將會沒有任何生物?
轉世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貪嗔癡的業力而轉世重生,另一種則是證悟者因為慈悲的緣故希望留在世間幫助眾生。而其目標是希望幫助一切有情眾生從因業力而轉世的輪迴中解脫。
「身體並非本來俱有實際存在的特性」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身體本身是一個聚集的狀態,聚集了各種器官、細胞、分子等, 而其只能以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沒有任何一部分的身體是單獨獨立存在的。
在引領眾生獲致證悟的力量中,佛性是否是最強大且一直活躍的?
佛性是巨大、完善而且飽滿的。在我們的觀點,還沒有證悟的有情眾生所需的就是佛性的覺醒。當佛性還未與眾生我執分離時,直到證悟之前我們都只能經驗到覺醒最基本的主要特質。而關於覺醒者佛陀的其他特質 – 如智慧、洞察力、利益眾生的能力等,都還無法俱備。唯有透過修習慈悲心以及經由學習和禪定所開展的智慧才能喚醒完整的佛性並獲致證悟。
在最深度的精神修為層次中,是否佛陀、耶穌基督和克里希納穆提所傳達的訊息是一樣的?
他們都是要幫助我們找到一個較少受苦且較多智慧的世界 – 所以他們的目標和語言經常是一樣的,不過他們成就目標的方法也許會有所不同。
佛陀的教法說我們並不是要尋找一位神。然而佛教卻有許多的佛像,像「阿彌陀佛」或「綠度母」,或是看起來像是非人的「護法神」,這些就像是神或聖人一樣,這感覺讓人非常困惑。能否請您說明?
「神」這個字的理解是主要論點。當佛教的教法中說「不是要尋找一位神」時,它們的意思是指一個宇宙的造物主,一個全能的神。在梵文中「迭瓦」(deva)這個字的意思是「神」,主要是指三種類型的眾生:被當成神一般的「帝王」,還沒到達證悟境界但屬於不同世界的「非人類的神」,還有,極少數的「證悟者」。這些都不是宇宙創造者。但是他們的形象,提醒了我們希望獲得證悟所需要的特質。
為什麼有三乘(小乘、大乘和金剛乘),它們的目的是什麼?
「乘」是指車乘,可以帶你到目的地或是將你舉到更高地點的載具。(有時它被翻譯成「道」,但在技術上來說是不正確的,那就像無法區分載具和道路。「乘」是車乘、運載工具。)小乘和大乘依於經文傳統。小乘的意思是「小的車乘」,修行者尋求從輪迴的「五毒」之中,也就是貪欲、瞋恨、傲慢、忌妒和愚痴(即我執)之中解脫。那些修學大乘(大的車乘)者尋求大覺悟,從輪迴(存在困惑和受苦的循環)和涅槃(和平)之中解脫。為什麼不證入涅槃?因為想要達到的目標不僅是解脫他們自己,還有無量無邊的迷惑眾生,修學大乘者若入涅槃則無法幫助其他眾生。金剛乘傳統源自密續教法。它的目標和大乘一樣,載具則完全不同。查看教法歷史以暸解更多。
祖古(tulku)是什麼?
在藏文中,「祖」(tul)是一個化現,刻意創造的;「古」(ku)是身體。「祖古」是有意的重生,有人刻意選擇自己下一世轉世的情況。藏傳佛教認為,一般來說,每一個人都會重生,從一個生命轉移到另一個生命。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不是有意的,它只是碰巧發生了。但是一些很有修行證量的人有著強烈幫助他人的意願,知道無法在單單一生中圓滿成就,他們希望在特定條件下轉世,這會幫助他們在下一世達到更多成果。在這些強大願望的引導下,他們就成了「祖古」。
心、意識和靈魂有什麼不同?
根據佛教,靈魂只是我們自我的投射,它其實並不存在。意識是一種覺知,是覺知的一個對象。而在二元對立中,我們與這個對象是分開的。意識是我們的習慣所在,它形成了人的個性。心則更加廣泛,它有一種清晰和覺察的本質,且並不需要經驗二元性。
情緒如何與心關聯?
情緒是心靈的行動,它們與思惟過程連結。
佛教徒相信輪迴,是什麼東西在重生?
是我們的心在重生,這包含了我們的自我、習慣和經驗。迷惑的心相信自己的存在,產生了思想和習慣,而思想和習慣又主宰了經驗。我們的業生生相續,包含了我們的個性; 業是我們藉以看見或經驗生命的透鏡。
業果如何主宰我們的生命?難道它就像命運,我們無法控制會在自己身上發生什麼事?
你能控制,問題是能控制多少。答案取決於三個要素:你的性靈層次、業力輕重,以及這業果起作用多久了。試想扔一個蘋果種子在花園裡。最初,破壞並不難,只用一隻手就能把種子移除掉。但是它逐漸地變成一棵小樹,一棵大樹,一棵真正的大樹。它長得越大,就越難摧毀。同樣的,從最初造作業的那一刻到它完全顯露,那段連續的時間裡,距離起因越近,就越容易改變它。這代表你對未來的業有很大的控制權。即使過去的惡業造成了負面經驗,謹慎的修行者仍難能夠接受那個經驗,觀照自己的心,並且完全掌控下一段業果。
我希望能夠知道當死亡來臨時我們所經歷過的各個階段。我們的心會前往何處?
死亡的各階段涉及我們的心和身體元素脫離的步驟。我們的五官隨著身體死亡,因此與五種感覺器官相連的意識也跟著死亡。但是深層的心理意識並未與身體連結,仍然持續著。當你的身體被回收成為地球的一部分時,你的心會找到一個新的身體。而前往何處則取決於你的業和心的銘印。
修持佛法
禪修是否與「在一切行為動作上保持正念」相同?
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禪修,其中也包含了正念禪修。你可將其應用於下座後的禪修,而不僅止於傳統的座上禪修。你需要持續地練習正念。每一次當你的身體動作產生變化時,你需要確實的去覺知你正在做的一切。然後,你需要覺知到當時的心理狀態,你的感覺是什麼。這就是正念。
要如何知道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有足夠的正念?正念要如何運用於我們這個快速的世界?
究竟來說,如果你認為不會對你的行為後悔,那就是一個有足夠正念的徵兆。
我曾經從許多喇嘛那裡得到教法;但我要如何知道哪一位才是我的上師?
你對上師的專注不應該是在人身上,而是應該在他所帶來的智慧;那些智慧是密不可分的,因為是從一位大師傳承到另一位大師的。就像一般人會有一位主治醫師一樣,能有一位主要的老師是很好的,他對你的進步會有系統性的指導,還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不然你有可能會被許多不同的答案和教導所淹沒,並且浪費許多精力進而感到困惑(甚至感到懷疑)。你的上師是能夠讓你的心打開的那位。但究竟來說,真理本身就是老師,因此所有的老師都是不可分離的。
萬一我因為過去的能量一時不小心破了戒律會怎麼樣?
沒有意圖的情況下是無法破戒的。你也許無意識的造成了傷害或痛苦,但你並沒有破戒。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因為手術而死亡,我們並不會指控醫師謀殺;我們相信醫師的意圖是正面的。相反的來說,如果你發現在做了一些破壞戒律的事情之後還感到高興及滿足,那將會創造出較為嚴重的惡業。
我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所做的危害,但他們經常要求我做一些與戒律不符的事情。我應該要怎麼回應?
孝順父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慈悲心也是一樣。如果你的父母犯了錯誤,升起你全部的慈悲心,理解他們是出於無明而做。因為無明,他們正處於造作極多惡業的危險,但是他們仍然是你的父母。你最重要的孝順就是不要惹他們生氣,然而,盲目的順從錯誤的事情同樣是不對的。舉例來說,如果你的母親要求你幫他滴眼藥水,但是他交給你的卻是一瓶鹽酸,此時拒絕他們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同時你也會幫他們找尋正確的眼藥水。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你的情況。
我的貓得了蠕蟲病,但是如果我給他吃藥就會殺死那些蠕蟲,我應該要怎麼做?
在生命中的很多時候,並沒有所謂的完美。關鍵的是你的意圖,是出於關懷或是保護。在許多的經典中都鼓勵服用藥物以醫治疾病 (而非意圖殺害蠕蟲),你應該為你的貓做出最好的決定而毋需擔心。
當我禪修觀呼吸時,是否能允許良善的念頭留在腦中?
良善的念頭一般來說很好,但不是在當你想要將你的心專注於例如呼吸這樣的單一焦點時,在這種情況下,良善的念頭變成了障礙。長時間心理穩定的連貫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念頭生起,把心回到你的呼吸,而非念頭。
我的心很容易散亂。要如何保持專注於我的鼻尖?
單純的覺知。注意到你的心已經散亂並重新專注於禪修所觀。需要時經常這樣做
我如何減少或停止喋喋不休的思緒?
你無法停止,但有方法可以緩和一點。首先,因為你的心只能一次想一件事情,所以如果你專注在其他的事情上,那麼喋喋不休的思緒就會停止。每當你注意到你的心在不停的說話,不要太把它當成一回事。單純的知道就好,然後把你的心轉向其他的事物。禪修,工作或一項計畫。其次,喋喋不休的思緒很可能是根植於某樣你能夠改變的事情上。如果是由於缺乏安全感,那麼就努力增加自信心。如果是根基於負面的看法,那麼就致力於培養正面觀點。經過一段時間,喋喋不休的思緒將會明顯的減少。
如法的功德和一般的功德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功德」或者說「善業」可以透過許多的方式達成。如果行為本身也同時帶來物質的好處、舒適、快樂等,那麼這就達成了一般的功德;如果行為沒有帶來世間的利益,但是帶來了智慧、削弱自我或是解除了苦惱,那麼它所成就的就是如法的功德。
我曾經皈依不只一位上師,這會是個問題嗎?
皈依不只一位上師是可以的;因為你皈依的對象是三寶,而非上師。
我已經練習禪修三年了。第一年我有許多的關於合一的經驗感受;有時候我甚至可以看到能量,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但是之後我開始對所做之事感到懷疑,而現在我已經無法再回復當初的感覺了。請幫助我。
The關於能量的經驗感受通常發生在開始的時候;甚至在你開始懷疑之前它就消失了。剛開始時你會感受到動能,但是當你習慣這持續的動能之後你就不再感覺到它。所以你應該不要去期待重新找回那些感覺,反而你應該要了解那些進步仍然在持續。
假如佛教不是一個宗教而且佛陀也不是神,那為什麼隨處可見佛教徒的佛龕,甚至是在工作地點?
人們是如此的依賴視覺,一個具象的物體是最強大的記憶輔助。佛龕提醒我們那些教法;那些如佛陀般有著利益功德的殊勝證悟者;還有表現善良、思想積極、保持正念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它們提醒我們,如果努力,我們都有進步的潛能。
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我,實在很難接受對著佛像跪拜,這浮起了那番誡律:「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祂。」我錯了嗎?如果是這樣,為何錯了?
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佛法不會鼓勵別人去禮拜石頭或銅像。你禮拜的是那尊像所代表的特質。這些靈性上的恩人,如佛陀,是普遍真理的老師。禮拜是一種身體力行,尊敬你所持有的祂們的智慧。
禪修的時候,有沒有特殊的坐姿?
傳統上,要盤腿坐在墊子上。不過,也可以坐著或站著,關鍵是要平衡。肩膀兩邊要平,頭要放正,背部打直以及臀部要高過膝蓋(基於這個理由,一張直背椅比沙發或凹陷的椅子理想)。你需要感覺安全、穩固和放鬆。
我有菩提樹子的禪修念珠。這些珠子看起來像小小的大腦或心。這是有意的嗎?
菩提樹被認為是吉祥的,這就是為什麼會被選為念珠。它們看起來像大腦,純粹是巧合。
我對禪修的理解是,坐在那裡並且什麼也不做,那這是要如何成就呢?
所有正向的東西都存在於你的內在,但是你需要透過觀察你的心,自己去領悟。而活動,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都會阻礙你審視自己,而「不做」反而可以讓你看到。
不同的修持如何達到不同殊勝成就,比如說,修持觀音法門如何引發悲憫心?
由於特定本尊與殊勝特質,每個修持法都給我們獨特的成果。培植特定的興趣就像一個環,而菩薩的願望就像鉤子,拉著你向前。例如,觀音菩薩奉獻了無數功德思想的祈禱;那些祈請擁有強大的力量。如果透過修持,你也了解並敬佩祂的那些特質,並且渴望擁有它們,你的願望和祂的那些祈禱文加起來,就變成強大的力量。
對智慧的老師表示偉大崇敬是尊敬的表示,那感覺有階級制度,然而教法說,我們與生俱來都是平等的。這兩者如何共存?
這個問題的關鍵字是「與生俱來」。我們與生俱來都是平等的,但是我們內在特質需要被活化。就像純金和金礦石的區別;金子本身價值是相同的,但是這兩者在質量上並不相同。因為老師的領悟更透徹,我們崇敬他的智慧,也相應的尊敬他。
我原以為禪修就是清除掉心中的話語和念頭,但是很多禪修都要求一再重複一些想法或檢視問題,所以就會有個聲音一直在腦海裡。有時甚至是老師從頭講到尾,我發現那讓人分心。
當耳朵進了水,你就聽不到;這時反直覺的再灌水進去並甩動頭部,原來的水也就跟著出來了。這是個類似的概念。我們用有系統、有目標的念頭來擺脫雜念,使我們可以專注在一個對境、一個特定主題之上。
我已經參加過課程了,但我練習禪修和做瑜伽時,非得要有個老師不可嗎?
是的,如果你真的想學習,就需要老師。雖然自己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修持,但想要更進步,就需要個別指導。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無法在一般書籍或普通課程裡找到所要的答案,你需要一個深深了解你的人。假如生病了,買些成藥來吃可能有幫助;但想要徹底痊癒的話,就需要去看醫生,醫生知道也了解你的特殊狀況。心靈的健康也是同樣的道理。
人際關係
如果我是一個重視靈性的人,為什麼我還會有很多情感關係上的問題?
重視靈性並不代表生活上就不會有問題出現,這只是單純地表示因為你的興趣及業力牽引,你正走在靈性修持的道路上。其他的業也許是帶來情感問題的原因,尤其另一方如果不是重視靈性生活的人。不過,已經在修行道路上的你應該能更容易地面對問題才是。
當我父親問我是否喝酒時,我回答「沒有」,因為承認喝酒只會造成爭執及失望。但我又會為了說謊而感到內疚。
什麼是對和錯,怎麼做會帶來傷害或是幫助,都只能由你的心來評斷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心和意誠實;別以父親會生氣當藉口,實際上卻是因為他的生氣會讓你不開心。(但如果實際上他會因此而打你或是不認你這個兒子,那麼說實話也許會帶來更大的傷害;這需要你自己決定。)當然,時間點非常重要。如果你在對的時間告訴父親實話,你的確喝了酒,但是你已經改變心意並且承諾再也不喝了。看起來你的父親會因此感到高興多過於不開心。
為什麼同樣的情況會一直重複發生?這是業嗎?我總是和關愛我但卻發生外遇的人交往,即使最後我們變成了朋友卻也從不曾爭吵。
從一個純粹的佛教觀點來看,這正是個完美的例子,說明人們如何成為貪婪、慾望和憤怒等負面情緒的受害者。儘管他們都關心你,但他們仍然可能是過去習性的受害者。當然這其中還有你們雙方的個人因素。雙方都應該要略過問題,相互了解彼此支持,諒解並專注於美好的部分。這就是我們學習如何完美的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
一個人要如何將其內在的溫暖、和平與愛分享給其他冷淡漠然的家庭成員?
我們應該去了解冷漠的人其實是負面情緒的受害者,這並非他們的選擇,而是因為無明。因此不要期待任何對於你內在溫暖和慈悲的回報或溫情,反而給予更多的慈悲與諒解。
我的工作無法平衡給予家人或自己的時間,因而帶來痛苦並在我的婚姻中造成問題。
當我們成長且伴隨著責任的增加,如婚姻、孩子、工作等,困難也出現了。設定優先順序並建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很重要的。為了完成每一件事,應該以分鐘來安排時間而非小時。
我對於過去由家庭和其他人所造成的消極負面很難放手,幫我!
對於學習如何放手越來越顯得重要。緊記著過去的創傷並無用處。真正的過去已經不存在了,那只是一個在你心中的影像,繼續停留只有傷害自己;痛苦其實是自己造成的。
我明白慈悲心真的很重要。但是生活中有一個人真的讓我很生氣,並且對我很不好。說真的,我想他表現了最糟糕的人性。我要怎樣對這個人生起慈悲心?感覺不太可能。
真正的慈悲和自己無關。真正的慈悲是只有考慮到對方的情況,而不是你和對方的關係。如果他們表現了最糟糕的人性,那是出於無明。他們也是受害者,因憤怒和不快樂而造作了許多惡業。假如有人酒醉後說了些狠話,你往往能夠寬容,因為你知道說話的是酒精,不是他們。試著把這個人當作喝醉酒的人,了解他們是在有害情緒的影響下才會這樣。然後你就能夠原諒他們,並且讓慈悲心成為可能。
如果依戀貪著於曾經傷害我的人,這將會讓這個人更有機會傷害我,對嗎?我非常著迷於一個每週二晚上11:50分撥出的韓國歌唱比賽節目。但我的父親持續告誡我與其看電視看到這麼晚,不如去認真唸書。他說如果我會考失敗了,那學校就成了時間和金錢的浪費了。這讓我感到非常生氣,因為我真的對這個比賽節目非常有興趣。
當然,你可能會被沒有惡意的人所傷害,但前面問題所說的是指那些惡意要傷害你的人。你的父親大概沒有任何意圖要傷害你;而緊抓住憤怒的你只會被自己所傷害。你能確保自己通過考試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你的第一優先事項。你只有一次機會去達成,而在你的一生中卻還有許多機會可以開心娛樂。
我和一位女性和睦地住在一起六年,但她想要更多因此而離開了。兩年之後的現在,她以一個好朋友的身份回來了。我要如何去理解這樣的怪異行為?
我們唯一確定的真理就是事情會變化(無常),而我們需要保持彈性並且對情況的轉變開放。隨著時間過去,人們的想法會因為許多事物而改變;她還是同一個人,但她所處的情況不同了,因此她的期望和他的眼界也不同了。這是很好的,如果你可以滿足於你們之間的友誼。
我的母親很自我中心、刻薄,她愛掌控又愛說謊。說實話,我不喜歡她。我照顧她是出於責任,不是因為對她的慈愛。那樣有錯嗎?她上了年紀而且需要協助。
出於責任也不錯。我聽起來很像慈悲心在發揮作用。這也可能引發慈愛,只要你不去看她現在的狀態,而專注在她曾做過的美好事情,甚至可能是你有記憶之前的好事。
我要怎麼修習原諒和放下的同時,還能保持對有不良行為之人的責任感?
人性本善,但可能被負面的事物影響。你需要了解,人和行為是兩件事,然後幫助對方避免進一步的不良行為。不要選擇報復,要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同事件再次發生。
當你看到所愛的人(他自稱是一個虔誠佛教徒)不斷的犯五戒,有沒有可能幫助他們回到正途來?如果可以,要怎麼做?
有時候,重要的是不要設定太高的期待,只要希望對方能進步就好,然後要很有耐心。先把重點放在自己,如果對方與你很親近,先改善自己將能夠幫助他們也跟著進步。
我曾經被一些人欺騙,貶抑和傷害。我要如何能恢復?我想要能夠繼續向前。
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受苦。你可以忽略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忘記他們,原諒他們或是去理解它們。原諒比忘記要來得好;主動去擁抱則好過於忽略。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暫時的,而偉大的方法不見得總是適合那個當下的你。忽略也許可以在當下發揮作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也許會能夠理解。認知到其他人也是其自身無明和情緒的受害者,而你正好在那個特定的時刻和地點,創造了適當的情境讓他們的行為得以發生。就把它當成是耗盡業果的過程,無需因此感到痛苦。
個人成長
我在一起三十三年的妻子因為急性的癌症死亡,儘管在最好的護理條件下,仍然在60天內從完全的健康走到死亡。在這個悲傷的事件中我能學習到什麼功課?我應該如何應付我的寂寞、傷痛、和有時候突如其來的憤怒?
你的妻子教導你的是最重要的一課:無常。死亡是必然的,差別的只是時間的不確定。有一句西藏俗語說「在一個生病之人死亡所需的時間內,也許已經有一百個健康的人死去了」。生死的界線只在於呼吸之間;這是一條非常細的線。如果我們真正了解生命的脆弱,而且這樣的瞭解能真正觸動我們的心,那麼這將會影響到我們面對許多事物的態度。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成為更加慈悲、諒解的人。我們不再受困於那些煩惱我們的事物,並能從容地去面對苦難、傷痛和失去。
我能否找到一個真正令我快樂的工作?
工作和快樂並沒有任何的關聯。如果你有一個讓你感到快樂的工作,那樣的快樂並不會持續。從內在去尋找你的快樂將遠遠好過於從工作中尋找。
為什麼我是自己最強大的敵人?
會覺得你是自己的敵人是因為對於自己來說你是最難以防守的。你可以保護自己面對他人,但是你無法從傷害自己的負面情緒中逃離躲藏。因此時刻覺知自己,並試著對自己好一點。
雖然生命只是一個幻象而且情況持續的變化,但有時候困難局面(無力、對家人的暴怒、貧困等)的改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一個人要如何能找到內在的喜樂和平靜,即使知道接下來的幾年情況仍不會改善?
任何的經驗都存在有兩個層次。經驗的本身 – 無力、暴怒、貧困 – 也許完全超乎你的控制。更具威力的第二層次則是在於你如何暸解這個經驗。在所遇到的情境下,無論你找到快樂或是不快樂,滿足或是不滿足,都是在你的掌握之中。伴隨著較為正面的目光,情況也許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這麼糟,或者你會有如何改善的新想法。關鍵是去認知情況背後的原因和形成的條件 – 業力的影響。
我要如何消除目前的負面情況,並且為自己和他人帶來進一步的正面轉變?
如果世界並不真實存在,那麼工作也不是真實的;它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工作,更不用說還要努力工作爭去更好的職務?
在究竟的實相中,世界並不存在。但是在相對的真理下,你在日常生活中所經驗到的世界有著因果的法則。當你在夢境中被某些事物威脅時,你會嘗試著生存下去;當你成功時,你覺得很好。同樣的情況也如實發生在生活中。即使你知道所有的「經驗」都來自於你的心,但那仍然不夠,除非你已獲致證悟,不然工作還是很重要的。
我知道減輕痛苦的方法是活在當下並接受現在,放下過去的傷痛,渴望事情會有所不同,可是如果痛苦的是當下呢?
受苦和疼痛有別。疼痛是真實的,但有條件性,它取決於實際的狀況。受苦是選擇性的,它是自己的心創造出來的。即使是當下,你也可能把微小的生理疼痛小題大做為如山的心理折磨!假如單純的接受疼痛,那它會是沒有心理受苦的疼痛,而且你馬上就會覺得比較輕鬆了。
我不明白怎麼可能不對情緒做出反應。感覺教法好像在引導我不去感覺我的情緒,用某種方法擺脫情緒。這讓我覺得,它要讓我失去我的人性核心的一部分。這似乎不太對,可我想不通。請幫助我。
透過修行你會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這也包含了情緒。你不是去消滅你的情緒;你是學習去控制它們,而不是讓它們控制你。
如果意念都會成為業的基礎,那知道和了解這些教法後,只是真心想要每天修持是否就足夠了(即使如果一週只做一次)?
好吧,這總比沒有來得好。用這做為起點,並試著從那裡開始建立習慣。
西方快節奏的生活形態,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在生活和人際關係上。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將這些教法融入生活之中?
修行不是只能禪修。可以透過身體的行動、言談和心,將教法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所有這些都是修行,並且它們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如果生命只是一種假象,而我們並不真正存在,那麼我們讓自己表現得良善與否又有何差別呢?
如果你在夢裡被強盜追,但夢裡你跑進了一間房子並鎖上門,安全了,那麼受苦就減輕了。儘管強盜和門都不存在,但沒了門,你就是脆弱的,有門讓你安全。同樣的,即使一切都是假象,你如何表現自己,對你和對他人都很重要。
可不可能免除痛苦,一直停留在喜悅中?
可以,假如沒了執著,就有可能。